- 大汶口遗址
- 在山东泰安市大汶口村南。
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南片在宁阳县堡头村西;北片在泰安县卫驾庄东。
1959年首次发现,进行发掘,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考古学界即将大汶口遗址及与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其后,于1974、1977、1978年,又先后进行多次发掘。
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
出土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
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
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中国名胜词典). 2013.